有了意志和體力,而且不跟隨別人中途懈怠,可是到了幽深昏暗,令人迷亂的地方,如果沒有外力的幫助,也是不能到達的。
物:外力。
相:音ㄒㄧㄤˋ,幫助。
2.自強不「息」/「息」事寧人→停止、消失
因陋「就」簡→因襲/功成名「就」→成功、完成
拔刀「相」助→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,表示動作是由一方對另一方進行。/禍福「相」倚→彼此、交互,兩方面都進行的。
從「善」如流→美好的事/能文「善」武→擅長
3.去年春,脫汴州之亂,幸不死,無所於歸,遂來于此。主人與吾有故,哀其窮,居吾于符離睢上。及秋將 辭去,因被留以職事,默默在此,行一年矣。到今年秋,聊復辭去。(韓愈〈與孟東野書〉)
去年春,我躲過汴州之難,一時無處可歸,就到了徐州。此地主人是我故交,同情我的遭遇,讓我在符離集雎水邊居住了一段時間。到秋天,我準備告辭回鄉,卻被委以職事,默默無為將近一年了。我想今年秋再度辭歸。
行 (副詞):不久、將要。如:「行將就木」。4.《呂氏春秋》:「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鐘者,欲負而走,則鐘大不可負,以椎毀之,鐘況然有音,恐人聞 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」
春秋時代,晉國的智伯,把范氏滅掉以後,有人跑到范氏家裏,看見一口鐘想揹走;可是鐘既大又重;無論怎樣都揹不動。於他找了一支錘子,用力往鐘上敲,打算把鐘打碎,再一塊一塊著拿回去。不料,當錘子打到鐘上的時候,忽然發出一陣洪亮的響聲。他恐怕給人聽見,就會有人來奪取這個鐘,於是趕緊用兩只手,先捂住自己的耳朵。
5.星輝南極:賀男壽。祝福男性長輩,如南極星般吉祥長壽的生日賀詞。
6.臺鑒 → 平輩; 如晤 → 晚輩; 慧鑒 → 宗教界; 知之 → 晚輩
19.《左傳.曹劌論戰》:「小大之獄,雖不能察,必以情。」
大小的訟案,雖然不能一一明察,但一定依照實情處理。
20.孟子曰:「身不行道,不行於妻子;使人不以道,不能行於妻子。」
自己不能行道,那麼就不能成為妻子和子女的榜樣,使得他們也行道;如果自己使人不以道,也不能成為妻子和兒女的榜樣,他們也不會聽從你的使喚。
21.老子曰:「聖人不積,既以為人己愈有,既以與人己愈多。」
聖人無私不積藏,他盡其所有來幫助人,自己反而更充足;他愈給與別人,自己反而更豐富。
26.蘇子曰:「客亦知夫水與月乎?逝者如斯,而未嘗往也;盈虛者如彼,而卒莫消長也。蓋將自其變者而 觀之,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則物與我皆無盡也,而又何羨乎?且夫天地之間,物各 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雖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;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而吾與子之所共適。」
蘇先生說:「您也知道江水流逝和月兒盈虧的道理嗎?江水雖不斷流去,可是本體卻不曾變動;月兒雖有圓缺,可是本體卻始終不曾增減。如果我們從變動的角度來看,那麼天地萬物竟然沒有一刻不變化;從不變的角度來看,那麼萬物和我都是無窮盡的,還有什麼可羨慕的呢?再說天地之間,萬物各有它的主人。如果不屬於我的,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占為己有。只有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,耳朵聽了就是賞心的音樂,眼睛看了就是悅目的景致。擷取它既無人干涉,享用它也不虞匱乏,這是自然界的無盡寶藏,正是我和您所共享的啊。」
27.齊宣王見顏斶曰:「斶前。」
齊宣王召見顏斶,說:「斶,到我面前來。」
*顏斶(ㄔㄨˋ):齊國隱士。
斶亦曰:「王前。」宣王不說 。
顏斶也說:「大王,到我面前來。」齊宣王很不高興。
左右曰:「王,人君也。斶,人臣也。王曰『斶前』,斶亦曰『王前』,可乎?」
左右侍臣說:「大王是君,你是臣。大王叫你到他面前,你也叫大王到你面前,這樣可以嗎?」
斶對曰:「夫斶前為慕勢,王前為趨士。與使斶為慕勢,不如使王為趨士。」
顏斶回答說:「斶走到大王面前,這是趨炎附勢;大王走到斶面前,這是禮賢下士。與其讓斶趨炎附勢,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。」
王忿然作色曰:「王者貴乎?士貴乎?」
齊宣王憤怒地變了臉色說:「君王尊貴呢?還是士人尊貴呢?」
對曰:「士貴耳,王者不貴。」
顏斶回答說:「士人尊貴,君王不尊貴。」
王曰:「有說乎?」
齊宣王說:「有根據嗎?」
斶曰:「有。昔者秦攻齊,令曰:『有敢去柳下季壟而樵采者,死不赦。』
顏斶說:「有。從前秦國攻打齊國,下令說:『膽敢到柳下季墳墓五十步內去砍柴割草的人,一定處死,絕不赦免。』
*柳下季:即柳下惠。
令曰:『有能得齊王頭者,封萬戶侯,賜金千鎰。』
又下令說:『誰能得到齊王的腦袋,封萬戶侯,賜黃金一千鎰。
*鎰(ㄧˋ):古代重量單位。一說二十兩,一說二十四兩。
由是觀之,生王之頭,曾不若死士之壟也。」
由此看來,一個活著的王的腦袋,還不及一個死去的士人的墳墓呢。」
宣王曰:「嗟乎!君子焉可侮哉,寡人自取病耳。願請受為弟子。
齊宣王說:「唉!君子哪裡是可以怠慢的呢,寡人真是自取其辱啊!請您收我為弟子。
且顏先生與寡人遊,食必太牢,出必乘車,妻子衣服麗都。」
只要顏先生和寡人交往,吃的是牛羊豕,出門一定坐車,妻子兒女一定衣服華麗。」
*太牢:牛羊豕三牲具備。牢,祭祀用的犧牲。
*麗都(ㄉㄨ):華麗,華美。都,美。
顏斶辭去曰:「夫玉生於山,制則破焉,非弗寶貴矣,然太璞不完。
顏斶辭謝宣王,說:「玉生在山上,經玉工製造就被破壞了,並不是不珍貴,只是樸石的本質已經不完整。
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尊遂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
士人生在鄉野,一旦被推薦選拔就有祿位,並不是不尊貴顯達,但是精神形體也已經不能保存了。
斶願得歸,晚食以當肉,安步以當車,
斶希望能夠回去,情願遲些吃飯,可以當作吃肉一般;安閒地步行,可以當作坐車一般;
無罪以當貴,清靜貞正以自虞。」則再拜而辭去。
不犯罪過,可以當作富貴一般;清淨正直,可以自得其樂。」於是拜了兩拜告辭而去。
君子曰:「斶知足矣,歸真反璞,則終身不辱。」
君子說:「顏斶可算是知足的了。能回歸本真,那就一生不會受到恥辱了。」
29.
陳元方遭父喪,哭泣哀慟,軀體骨立;
陳元方(陳紀)父親去世後,哀痛哭泣,形消骨立。
其母愍之,竊以錦被蒙上。
他媽媽憐惜兒子,就悄悄地把織有錦紋的被子披在他身上。
郭林宗弔而見之,謂曰:「卿海內之儁才,四方是則,如何當喪,錦被蒙上?
郭林宗來吊唁時看到了,就對陳元方說:「你是天下的俊傑,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你為楷模,為什麼在父喪期間,披著彩被呢?
孔子曰:『衣夫錦也,食夫稻也,於汝安乎?』吾不取也!」奮衣而去。
孔子說:『穿著錦衣,吃著稻米,你會安心嗎?』我不贊成這樣!」說罷揮袖而去。
自後賓客絕百所日。
此後一百多天都沒有賓客吊唁。
41.忤物:得罪人、與人不合45.不憤不啟;不悱不發→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,想說卻說不出來時,就不去開導他;若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,就不去啟發他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,再進行適時啟發。
子曰:「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有鄙夫問於我,空空如也,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」→孔子說:「我是無所不知嗎?我實在無知啊!如果有一個粗人來問我,雖然他一無所知,卻很誠懇的求教,我也只是就他所提的問題,從正反兩方來問他,一步一步的誘導到源頭之處就是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