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104初考國文

2.「早晚」下三巴,預將書報家→何時
嘗聞秦地西風雨,為問西風「早晚」回→何時
母親,您孩兒有些不成器,「早晚」要您照顧咱→常常
女孩兒「早晚」呆癡,看小生薄面,看覷女孩兒咱→常常
豔杏夭桃,垂楊芳草,各鬬雨膏煙膩。如斯佳致,「早晚」是讀書天氣 →何曾
4.鴻案相莊→夫妻和好相敬
5.珠聯璧合→比喻傑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結合在一起
甲第星羅→形容富貴人家的宅第級多
7.良時不再至,離別在須臾→美好的時光不會再來了,而離別馬上就要到來了。
人生有新故,貴賤不相逾→人的一生中本來就會遇到新人舊人,但即使新人為貴故人為賤我也不會違背故人。
人生處一世,去若朝露晞→人生這一輩子,短暫地像早上的露水蒸發一樣。
四節逝不處,繁華難久鮮→四季不斷流逝不會停留,繁華的事物很難永保明亮光豔。
8.太史公曰:「吾過大梁之墟,求問其所謂夷門。夷門者,城之東門也。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,然信陵君之接巖穴隱者,不恥下交,有以也。名冠諸侯,不虛耳。高祖每過之而令民奉祠不絕也。」→太史公說:我經過大梁廢墟時,曾尋訪那個所謂的夷門。原來夷門就是大梁城的東門。天下諸多公子中也確有好客喜士的,但只有信陵君能夠交結那些隱沒在社會各個角落的人物,他不以交結下層賤民為恥辱,是很有道理的。他的名聲遠遠超過諸侯,的確不是虛傳。因此,高祖每次經過大梁便命令百姓祭祀他不能斷絕。
11.善問者,如攻堅木,先其易者,後其節目。→會提問的人,像木匠砍堅硬的木頭,先從容易的地方著手,再砍枝幹連結的地方,等到時間一久,駕輕就熟。
12.《韓愈.進學解》:「貪多務得,細大不捐。焚膏油以繼晷,恆兀兀以窮年。」→貪圖多得,務求有收獲,不論無關緊要的還是意義重大的都不讓它漏掉。太陽落下,就燃起油燈,一年到頭,永遠在那兒孜孜不倦地研究。
15.辛棄疾〈最高樓〉
(吾擬乞歸,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,賦此罵之。)
(我準備要皇上請求辭官返鄉,我的兒子卻因為我還沒有買田產而阻止我這樣做,我便寫了這首詞來罵我的兒子。)
吾衰矣,須富貴何時?
我的年紀已經大了,想發財享受富貴榮華要等到什麼時候?
富貴是危機。暫忘設醴抽身去,未曾得米棄官歸。
得到榮華富貴是一種是危機,暫時把酒宴都忘記吧,離開這腐敗的地方,就算沒賺到什麼米錢也要辭職回家。
穆先生,陶縣令,是吾師。
穆生和陶淵明是我的老師值得我效法。 
待葺個園兒名「佚老」,更作個亭兒名「亦好」,
等我辭官回到家就造個花園名叫「佚老」,更要造個亭子叫「亦好」。
閒飲酒,醉吟詩。
有空閒的時候喝酒,喝醉了就吟唱幾首詩。
千年田換八百主,一人口插幾張匙?
好田地一千年要換八百個地主,一個人嘴巴裡能放幾把湯匙?
便休休,更說甚,是和非。
還是算了吧,再說下去了,會招惹來一些是非!
 17.歐陽脩〈瀧岡阡表〉)
汝父為吏,嘗夜燭治官書,屢廢而歎。
你父親做官,常在晚上點著蠟燭處理公文,且一再停下來嘆氣。
吾問之,則曰:「此死獄也,我求其生不得爾。」
我問他,他便說:「這是死罪的案子,我想替他找一條生路卻找不到。」
吾曰:「生可求乎?」
我說:「生路可以找的嗎?」
曰:「求其生而不得,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;矧求而有得邪?
他說:「替他找過生路而找不到,那麼死囚和我都沒有遺憾了,何況有時是能找到的呢?
以其有得,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。
正因為有時可以找到,就可以知道不替他找便判他死刑,一定會有遺恨。
夫常求其生,猶失之死,而況常求其死也。」
試想常替他們找生路,還不免要判死罪,何況事間有些官吏,唯恐不判人家死罪呢!」
18.袁宏道〈拙效傳〉)
東貌亦古,然稍有詼氣。
東僕的相貌很奇特,但稍微有些詼諧的意味。
少役於伯修。伯修聘繼室時,令至城市餅。
他年輕時在大哥宗道家做事。在大哥想再娶而給續娶之妻家下聘禮的時候,就叫他到城裡去買餅。
*伯修:袁宏道的哥哥袁宗道,字伯修。
家去城百里,吉期已迫,約以三日歸
家裡離城有百來里,佳期已經迫近,便要他在三日內趕回來。
日晡不至,家嚴同伯修門外望。
到了第三天下午申牌時分還不見他回來,我父親便和我哥哥到門外張望。
*晡 (ㄅㄨ):申時,下午三點至五點。
至夕,見一荷擔從柳堤來者,東也。
到了傍晚,看見一個從柳堤方向挑著擔子來的人,那就是僕人東。
家嚴大喜,急引至舍,釋擔視之,僅得蜜一甕。
父親喜出望外,趕快迎接他到家裡,放下擔子一看,僅看到一甕蜂蜜。
問餅何在,東曰:「昨至城,偶見蜜價賤,遂市之;餅價貴,未可市也。」
問他餅在哪裡,他說:「昨天到城裡,見到蜂蜜的價格低廉,於是就買了;餅的價格比較貴,不值得買。」
時約以明納禮,竟不得行。
當時的風氣要用餅作為下聘的禮物, (因為沒買到餅)最後沒有辦法行聘禮。
20.方孝孺〈深慮論〉
蓋智可以謀人,而不可以謀天。
大抵智慧可以謀劃人事,卻不可能預測天意。
良醫之子,多死於病;良巫之子, 多死於鬼;
良醫的兒子,很多死於疾病;良巫的兒子,很多死於鬼魅;
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活己之子哉?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。
難道他們長於就活別人卻拙於救活自己的兒子嗎?這是他們長於謀劃人事,拙於謀劃天道的緣故。
古之聖人,知天下後世之變,非智慮之所能周,非法術之所能制;
古代的聖人,明察天下後世的變化,不是智慧思慮所能周全的,不是法術所能控制的;
不敢肆其私謀詭計, 而惟積至誠、用大德,以結乎天心;
不敢運用他的私謀詭計,只有積累至誠,施用大德,來結合天心;
使天眷其德,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。
使上天顧念他的德澤,如同慈母愛護嬰兒,不忍心放棄。
故其子孫,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,而天卒不忍遽亡之,此慮之遠者也。
所以他們的子孫,雖有極愚蠢不賢足以亡國的人,上天仍不忍心驟使他亡國,這才是思慮深遠的人啊。
夫苟不能自結於天,而欲以區區之智,籠絡當世之務,而必後世之無危亡,此理之所必無者也,而豈天道哉?
如果不能主動配合天道,卻想以小小的智謀,控制當代事務,卻一定要後代子孫不遭到危亡,這在道理上是必然不會有的,何況是天道呢?
 25.盡其在我→
蓋智可以謀人,而不可以謀天。
大抵智慧可以謀劃人事,卻不可能預測天意。
良醫之子,多死於病;良巫之子, 多死於鬼;
良醫的兒子,很多死於疾病;良巫的兒子,很多死於鬼魅;
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活己之子哉?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。
難道他們長於就活別人卻拙於救活自己的兒子嗎?這是他們長於謀劃人事,拙於謀劃天道的緣故。
古之聖人,知天下後世之變,非智慮之所能周,非法術之所能制;
古代的聖人,明察天下後世的變化,不是智慧思慮所能周全的,不是法術所能控制的;
不敢肆其私謀詭計, 而惟積至誠、用大德,以結乎天心;
不敢運用他的私謀詭計,只有積累至誠,施用大德,來結合天心;
使天眷其德,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。
使上天顧念他的德澤,如同慈母愛護嬰兒,不忍心放棄。
故其子孫,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,而天卒不忍遽亡之,此慮之遠者也。
所以他們的子孫,雖有極愚蠢不賢足以亡國的人,上天仍不忍心驟使他亡國,這才是思慮深遠的人啊。
夫苟不能自結於天,而欲以區區之智,籠絡當世之務,而必後世之無危亡,此理之所必無者也,而豈天道哉?
如果不能主動配合天道,卻想以小小的智謀,控制當代事務,卻一定要後代子孫不遭到危亡,這在道理上是必然不會有的,何況是天道呢?
 25.盡其在我→不問他人,只顧自己盡心盡力去做。
32.目不交睫→沒有合上眼皮。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。
 36.從風而靡→比喻折服於強勢或德望;比喻因德望崇高而使人信服;比喻因沒有獨立的主張而隨風傾倒。
 37.惠而不費→給人好處,自己卻無所損失。
 39.大鑒 → 平輩;道鑒 、函丈→老師;知悉、如晤 → 晚輩。
      金安 → 父母、祖父母;道安、教安 → 老師;鈞安 → 長輩;臺安 → 平輩。
41.橛筆→筆尖脫毛而不合用的筆。
43.齰(ㄗㄜˊ):咬。
 

沒有留言: